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

泉州舉辦古城文脈賡續(xù)與國際傳播沙龍 文旅業(yè)界大咖話古城

 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20日電 (吳冠標)“宋元中國·古城風華—泉州古城文脈賡續(xù)與國際傳播”沙龍19日晚間在泉州小山叢竹古書院舉辦,多位文化旅游界資深人士一同“探知古城”,分享先進經驗和思路。

“宋元中國·古城風華—泉州古城文脈賡續(xù)與國際傳播”沙龍
“宋元中國·古城風華—泉州古城文脈賡續(xù)與國際傳播”沙龍。

  當晚,古今結合的南音Rap《Zayton泉州》開場,兩位音樂人用青年的方式致敬泉州古城非遺傳承,年輕活力的電音Rap邂逅世界級非遺南音,讓人耳目一新。

  跨越千年,文脈之“泉”如何汩汩長流、活水不斷?本次活動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下,主辦方泉州古城辦、泉州市文旅局邀請了多位重量級嘉賓共話泉州古城文脈賡續(xù)與國際傳播。

  福建省文旅廳廳長吳賢德指出,后申遺時代如何把握歷史契機,打響“泉州古城”形象品牌,打造“世界的古城,活著的古城”,是一個復雜的命題,也是久久為功的大工程。

南音Rap《Zayton泉州》
南音Rap《Zayton泉州》。

 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余清楚以“觸碰歷史文化深處的原始記憶”為題進行主旨演講,并表示,在古建筑的保護需要原汁原味地保留,對古建筑、古文化要有敬畏之心,以此去保護傳統文化。

  沙龍前夕,與會嘉賓組成“探知古城”工作營深入泉州“問診把脈”,探訪中山路、西街等古街古巷,“潤物無聲”孵化空間、西街游客服務中心等文創(chuàng)文旅業(yè)態(tài)以及開元寺、南外宗正司遺址、府文廟等遺產點,實地考察研討,發(fā)掘痛點難點,碰撞思路對策。

  在小山叢竹書院山長、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銘銘的主持下,各位文化旅游界人士紛紛就泉州古城文脈賡續(xù)和國際傳播主題出謀劃策。

 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秦瑜明指出,以“破圈”的電視節(jié)目為例,每一項文化都與傳統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,文化的賡續(xù)應該把歷史文化與過往及現代的生活相結合,才會更有生命力和傳播力。

  泉州籍當代藝術家吳達新則認為,泉州在古文化、古建筑、古藝術品等方面的保護需要學習威尼斯,要做到極致保守、機制嚴謹、極致開放。同時要拓展,要創(chuàng)新,要有國際語言,注入更多的當代元素,有了國際化的語言才能讓國內外的人看懂。

  主辦方表示,在各界的關注下,泉州古城會不斷根植歷史,在歷史的根基中萌芽新的方向,將古城文化滋養(yǎng)成為參天大樹,在后申遺時代將古城IP和形象帶給世界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