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福建新聞8月4日電 在廈門鐵路公安處廈門車站派出所有這樣一名青春洋溢的民警,他始終不忘“當警察,穿制服,保一方平安”的初心使命,不忘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,以青春之我,奮斗之我,沖鋒在第一線,用實際行動保障鐵路安全。

立足本職 愛崗敬業(yè)的“守護者”
紀燕龍的個人履歷可以說是十分精彩的,大學畢業(yè)后在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工作四年,并考取了律師從業(yè)資格。隨后為了追尋心中的“警察夢”,通過招警考試加入警察隊伍。先后在客運崗位值守多年,業(yè)務全面,在案件辦理、查緝追逃、安檢督導等方面都是行家里手。
在考慮他的專業(yè)特長后,所里讓他擔任派出所的法制員,負責全所案件審核工作。紀燕龍也不負眾望,主動扛起派出所執(zhí)法規(guī)范化建設的大旗,立足本職工作,充分發(fā)揮好法制員的工作職責。在工作中始終堅持將專業(yè)的法律知識與公安工作有機結合,力求每一起案件得以圓滿處置。針對轄區(qū)內同類多發(fā)的案件進行梳理,制訂了相關案件執(zhí)法指引3份,為派出所執(zhí)法辦案提供專業(yè)性的指導。擔任派出所法制員以來,先后審核各類案件1300余件,實現(xiàn)零投訴、零復議。在他的努力下,派出所先后獲得公安部鐵路公安局執(zhí)法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。
沖鋒在前,奮勇抗疫的“沖鋒者”
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,本已請好公休,準備利用暑假帶孩子出去走走的紀燕龍,火速趕回單位,與同事們一起配合防疫部門開展體溫檢測、信息登記、宣傳引導等工作,按照“生命重于泰山、疫情就是命令、防控就是責任”的要求,一心撲在防控疫情最前線,從7月底疫情苗頭初現(xiàn)以來,他沒有休息過一天,每天帶領輔警堅守在廈門站進出站口,維護車站秩序,減少旅客旅客聚集。經(jīng)常一忙就到了深夜,但從來沒有聽到他說過一句抱怨的話,只有微信運動在默默記錄著他的步數(shù)。當問到是什么支撐著他舍小家顧大家,他說道:“脫下警服我可以有很多種角色,是兒子、是父親、是丈夫、是買東西討價還價的市民、是熙熙攘攘人群里的一個普通人。可當我穿上警服,我只有一個身份,那就是人民警察,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該做的!泵慨斆β颠^后,他擦去額頭上豆大的汗珠,撣去擦在身上灰塵,烈日的陽光照在他黝黑的皮膚,他不自覺地挺了挺胸,看著臂章上面亮閃閃的“警察”二字,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
心系群眾 熱心為民的“服務者”
廈門站側匯集了BRT(快速公交系統(tǒng))、地鐵、公交站、汽車長途客運中心站等,是廈門島內重要的交通樞紐,每天來來往往的群眾高達20余萬人次。人多了,各類糾紛和問題也隨之而來。工作中,紀燕龍依托派出所“全國青年文明號”平臺,結合自己律師從業(yè)經(jīng)歷,多方奔走,聯(lián)系梧村司法所等單位,在廈門站南廣場開設“鷺島鐵警法律咨詢站”和“站區(qū)人民調解委員會”,由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律師事務所“三所合一”,為旅客群眾開展法制宣傳和法律咨詢服務。通過開展 “法律進站區(qū)”“法律下線路”等活動,開通警律咨詢熱線解答內部單位職工咨詢200余次、協(xié)助困難群體申請法律援助26起。從法律層面解答了廣大內部單位職工關于勞動關系、婚姻關系、財產繼承等方面的問題,及時消除了不和諧因素,有效減少了社會矛盾。今年以來,共組織開展法治宣傳23場次,制作法治宣傳展板14塊,發(fā)放宣傳單5000余份。
時光荏苒,紀燕龍已經(jīng)從警6年。從稚嫩的“小雛警”到獨擋一面的“老民警”,時光偷走了他的青春,但改變不了他的初心。沒有激情豪邁的豪言壯語,只有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,對警察這一神圣職業(yè)的無比熱愛和滿腔熱血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