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福建新聞2月23日電 為司法行政高質量發(fā)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,南安市司法局始終堅持以“抓黨建、帶隊伍、促履職”為工作主線,推動黨建工作與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,讓黨建成為引領司法行政的“紅色引擎”。近年來,南安市司法局先后榮獲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、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先進集體、全國人民調解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。
樹立黨建“風向標”,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力。通過堅持黨建引領,不斷增強隊伍的凝聚力與戰(zhàn)斗力,從而鍛造出一支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司法行政隊伍,這是南安市司法局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轉化的生動寫照。通過“專題讀書班+專題輔導”、“學習強國+網絡學院”等線上線下方式,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,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中國石材城黨群服務中心、重溫入黨誓詞,局黨組成員、各司法所所長上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課,拍攝“親愛的黨,我想對您說”微視頻,推出“南安市司法局獻禮建黨百年”七一特輯等系列活動,堅定了全市司法行政干警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。同時還深入開展政法英模宣傳,依托“法治南安”微信公眾號開辟“身邊的榜樣”專欄,選樹報道全國司法所模范個人、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、南安市五星級調解員等司法行政系統典范;積極向各級各類媒體平臺推送南安司法英模事跡,傳遞司法行政“好聲音”,激勵全市司法行政干警傳遞英模接力棒,續(xù)寫英模事跡贊歌。
夯實工作“責任鏈”,聚力提升黨建助推力。以黨建推動“務實型隊伍”建設,將黨建與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,創(chuàng)新實干,實現司法行政工作有效推進,這是南安市司法局的重點工作做法。通過以黨員干部為切入點,培養(yǎng)法治帶頭人。實施農村“法律明白人”、“法治帶頭人”培育工程,重點培育一批以村“兩委”班子成員、調解員等黨員干部優(yōu)先的“法治帶頭人”,發(fā)揮先鋒表率、模范帶頭作用。在注重挖掘本地文化,圍繞突出黨建與法治的互融互通上,培育出了法治文化公園、法治文化廣場、法治文化長廊等全市四處可見富有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。注重構建以黨委政府主導、單位部門協同、社會力量參與的多元調解主體,創(chuàng)新建立了全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南安聯合調解模式。全市形成市、鎮(zhèn)、村、組四級調解力量,在強化重大節(jié)點、重點群體、重要領域的糾紛排查工作上,全力織密矛盾糾紛摸排防控防線,切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,化解在萌芽狀態(tài)之中。一年來,全市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6143件,成功調解5617件,調解成功率達91.43%。
提升服務“源動力”,致力提升黨建感召力。堅持以“務實篤行”貫穿于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全過程,立足群眾法治需求,切實解決人民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努力提升司法行政的公信力,這是南安市司法局的一以貫之為民辦實事、紓民憂、解民困的工作做法。深入踐行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宗旨,強化市、鎮(zhèn)、村三級網絡無縫銜接的三級實體平臺建設,實現426個村(社區(qū))法律顧問全覆蓋,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多維度拓寬服務領域,實現法律保障全方位;以“法治南安”微公號為平臺,開通“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”,設置糾紛調解、法律援助、司法公證等功能模塊,引導全市黨員律師全部入駐,平臺開通以來,共提供各類免費法律咨詢1142件。與此同時,還充分發(fā)揮領導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,“變身”入企“三員”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,黨員領導干部深入掛鉤的企業(yè),立足司法行政職能,為企業(yè)提供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,幫助企業(yè)完善法律風險防控。把脈診斷,“體檢”清除“障礙”。駐所(分管)領導結合日常監(jiān)督檢查司法行政工作,深入基層司法所、各律師事務所,著力發(fā)現并糾正行政審批類、涉企收費類、政務服務類等方面的問題,為企業(yè)健康發(fā)展清除障礙,持續(xù)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