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福建新聞正文

福建:“雙減”落地見實效 “課程超市”探索課后服務新路徑

  中新網(wǎng)福建新聞6月9日電 “同學們,你們知道古代的‘電影’長什么樣嗎?今天老師就帶你們欣賞精美的皮影戲!蓖ㄟ^觀看生動形象的微課視頻,同學們加深了對皮影戲歷史和原理的了解,化身“手藝人”體驗皮影制作,感受傳統(tǒng)非遺文化的藝術魅力。

  豐富延時課程,提升教育溫度。閩侯縣青口滬嶼小學在“雙減”背景下積極設計各類課后活動,皮影戲課程就是其中的一項,讓學生在課后之余豐富知識、實踐操作、茁壯成長。

  “這一堂課,讓科學知識觸手可及。先做完的同學充當‘小老師’去幫助未完成的同學,大家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大提升,課堂里洋溢著溫暖又快樂的氣息! 青口滬嶼小學吳劍欽老師表示。

  這是福建省中小學課后服務的最新一例。“雙減”政策下,福建省教育廳創(chuàng)新推出“2+N”課后服務模式,多學校構建“德智體美勞”全面培養(yǎng)教育體系,打造課后服務“課程超市”,讓學生學其所愛、愛其所學。

  “五育融合”課程多樣,讓課后校園有聲有色

  福州高新區(qū)第二中心小學“雙減”落實有妙招。為了培養(yǎng)學生綜合核心素養(yǎng),學校遴選優(yōu)質社會資源,精心設計了美術和音樂的特色作業(yè),開設了創(chuàng)意室內操、趣味鉆圈等特色體育課堂,并積極開展文化藝術節(jié)、趣味科學實驗等校園活動!拔逵诤稀钡乃刭|課程帶入課堂后,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別樣精彩。

  “同學們,你們在生活中肯定都見過蜘蛛。但你知道蜘蛛都有哪些種類,輕飄飄的蛛絲又是如何經(jīng)受的住獵物沖撞,而將它們牢牢網(wǎng)住的呢?”

  “對的,這是因為蜘蛛有不同類群,結圓網(wǎng)的蜘蛛分別有園蛛科、肖蛸科和絡新婦科。而蜘蛛絲負重能力非常強大的原因則是……”

  根據(jù)教育部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》,自今秋開學,勞動課將成為獨立課程。勞動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,為此,福州高新二小提前布局,校園里,一堂別開生面的勞動實踐課火熱開展。通過一張張照片配合生動詳細的講解,同學們學習掌握了蜘蛛背后的生物大百科。隨后,在老師的指導下,同學們打開課堂教具包,組裝雪糕棒、纏繞彩色毛線、裁剪卡紙,最終,一個個可愛精巧的“迷你蜘蛛網(wǎng)”映入眼簾。

  據(jù)授課老師介紹,這門課程融勞動、生活、科技、藝術等領域為一體,跨學科、多領域融合,讓勞動教育生活化,切實提高學生勞動素養(yǎng)。從知識到實踐,從課本到生活,學生們熱情高漲、積極參與,在勞動教育中茁壯成長。

  這樣的新型課程在福州高新二小還有不少。校方表示,后續(xù)將繼續(xù)深入貫徹“五育融合”發(fā)展理念,不斷探索引入多元互融的素質類課程,力求讓每一位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后課堂上汲取知識、吸收養(yǎng)分,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歷練自我、蛻變成長。

  課后服務“課程超市”,實現(xiàn)定制化興趣培養(yǎng)

  因材施教是課后延時服務的根本原則之一,這不僅要求學校準備豐富多樣的素質課程以供學生自主選擇,更要求學校在課后服務課程體系的設計上下足功夫。

  莆田市荔城區(qū)第一實驗小學的課后服務在幼小銜接方面特別花費了心思。在教學過程中,部分一年級學生在從幼兒園的玩耍場景轉換到小學的學習場景時,存在不適應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。為了解決這一難題,學校一年級的課后服務放緩坡度,因校制宜制定了課程方案!拔覀円⒁夥e累點滴過程,深入開展研究,及時反思、調整,讓科學幼小銜接的入學適應在孩子身上得到真正體現(xiàn)!崩蟪菂^(qū)第一實驗小學蘭一心老師強調。

  在廈門市康橋外國語小學,為了落地教育部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中“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、逐步推廣編程教育、建設人工智能學科”要求,滿足學生們多樣化的發(fā)展需求,學校引入“趣味編程”課程。課堂上師生互動積極,學生發(fā)言踴躍。通過動畫場景式教學、游戲闖關模式學習編程語言,營造寓教于樂的課堂體驗感,讓孩子們在輕松有趣的學習環(huán)境中提高邏輯思維、創(chuàng)新思維及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  “我一直都很向往學習編程,未來成為一名程序員,創(chuàng)造更多厲害的軟件。今天我終于實現(xiàn)了一小步,學會了錄入指令、控制角色、運行代碼等知識,太神奇了!真的迫不及待想上下一堂課!” 學生在課后激動地表示。

  在堅持“經(jīng)典立人,書藝養(yǎng)和”特色文化的閩侯縣甘蔗中心小學,老師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孩子學習態(tài)度很端正,但作業(yè)卷面總是略顯繚亂。為此,校方將“正姿硬筆”課引入課后。在雙師課堂上,老師們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、現(xiàn)場細致的專業(yè)講解和手把手的糾錯教導,讓孩子們收獲滿滿!霸瓉韺懙靡皇趾米忠矝]那么難嘛!”

  “雙減”政策落地以來,福建各級教育部門積極探索,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開展課后服務,打通惠民措施“最后一公里”,讓課后服務“減掉”負擔、“加倍”快樂。多樣化的素質課程,在豐富學生校園學習的民生路上,努力為每個孩子都打開一扇窗,讓學生在靈動而有溫度的課后時光中綻放童年之樂、生命之美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