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

廈門同安法院大同法庭“按表索跡”化爭議

  近年來,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去人民法院堅持弘揚和踐行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運用“情理法訴”工作法,力爭實現案結事了人和。

  在此基礎上,大同法庭持續(xù)豐富“大同見微 為見大同”司法品牌內涵,將在審理道交人損案件中養(yǎng)成的“查細節(jié)”的審判工作方法,拓展至合同糾紛案件審理中。2024年以來,大同法庭調解率達60.32%,買賣合同、運輸合同等合同糾紛當事人均服判息訴,無上訴情況。

  著眼細節(jié),化解爭議。大同法庭又是如何運用電子表格“按表索跡”,幫助當事人理清賬目,還原案件事實。

  原來,老李經營一家店鋪,專賣瓷磚膠泥、背膠等材料。老趙與老李是多年朋友,從2019年起,老趙一直作為老李店鋪的銷售代理,客戶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的方式跟老趙訂貨,老趙根據客戶的指示通知老李將貨送到客戶指定地點并由客戶簽收,兩個人定期對賬結算。然而,從2022年起,老趙開始拖欠老李貨款,老李催促無果后訴至法院。

  “老李,你說老趙欠了8萬多貨款有沒有憑證,雙方有沒有結算單或者聊天記錄?”承辦法官問道。

  “我每次發(fā)微信讓他來對賬,他都找理由推脫,所以沒有結算單。但是我有送貨單和聊天記錄,可以證明我送了多少貨給他!”老李激動地說道。

  老趙趕緊辯駁:“法官,別聽他亂講,他有些貨我讓他送他都沒送,送貨單的字有些是他自己簽的,然后來跟我要錢!”

  聽到這里承辦法官心下了然想弄清楚事實,對賬查賬必不可少。

  于是,承辦法官根據送貨冊用辦公軟件制作成對賬單,通過撥打送貨單上客戶電話逐一核對是否出貨來對賬。直至晚上七點,賬目依舊沒有核對清楚,雙方開始互相指責……承辦法官馬上安撫雙方:“沒關系,我們明天繼續(xù)來對,對好后我們再開庭!币驗榇稳沼衅渌彴才,承辦法官遂安排法官助理小王陪同老李和老趙繼續(xù)對賬,二人這才安心離去。

  次日,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六點,老李和老趙在承辦人員的幫助下繼續(xù)整理賬目。當表格計算到第202條的時候,終于柳暗花明。老李沒有了之前的怨氣:“康法官,我們對好了,不開庭了,我同意調解!”“辛苦小王陪我們兩天了,我們兩個沒什么異議了,就按照表格統計的錢來付吧!崩馅w也心平氣和地表示愿意付款。歷經一天半的對賬工作終于落下帷幕,老李和老趙握手言和,并簽署調解協議。

  2024年3月起,大同法庭在審理轄區(qū)道交人損糾紛的基礎上,增加審理買賣、運輸、民間借貸等合同糾紛。通過組織雙方當事人核對賬本、聊天記錄、轉賬明細等,靈活運用辦公軟件提高辦案效率,大同法庭在探尋真理、查明事實的路上努力前行,在對賬中促進調解,在細節(jié)中化解糾紛。

  古有俗語“打破砂鍋問到底”,今有大同法庭借鑒俗語運用“制表工作法”,追線索、究細節(jié),最大程度還原雙方陳述的事實,讓當事人感受到審判人員辦案的真心、細心和決心,在建設“楓橋式人民法庭”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新經驗、新方法。(同安法院大同法院 康珊良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