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南網(wǎng)11月27日報道(福建日報記者 陳尹荔 實習生 鄭瑋婕 張馨怡 文/圖)
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九屆福建藝術節(jié)(以下簡稱“九藝節(jié)”)第二十九屆全省戲劇會演中,參賽的近40部劇目中約半數(shù)為歷史劇,題材廣泛且佳作頻出,體現(xiàn)了福建歷史劇創(chuàng)作的傳統(tǒng)。
其中,薌劇《一代相國蔡新》、閩西漢劇《魏侃夫》、京劇《江海風流》、越劇《柳如是》等4部新編歷史劇,皆出自一級編劇方朝暉之手,前3部作品均獲得戲劇會演最高獎——優(yōu)秀劇目獎。
引發(fā)思考,產(chǎn)生共鳴
方朝暉認為,歷史劇不是為了寫歷史而寫,而應該以當代人的眼光審視、反思歷史,從中獲得啟示。
在九藝節(jié)參賽的京劇《江海風流》,就是方朝暉基于這樣的創(chuàng)作理念編寫出來的。該劇取材于明末清初的歷史,講述了一個令人扼腕痛惜的故事:南明英雄鄭成功、張煌言空有報國之志,卻因為政權內(nèi)部的派系斗爭,無力挽大廈之傾頹。
言及創(chuàng)作動因,方朝暉表示,他每每讀到南明史都痛心疾首:“清兵南下時,南明軍力遠超清軍,財力也雄厚得多,卻以慘敗告終。”充分閱讀史料后,他將南明的失敗歸因為內(nèi)部不團結,“歷朝歷代不乏此例,但南明尤為典型”。因此,他在劇本中著重刻畫了兩位悲劇英雄鄭成功和張煌言,呈現(xiàn)他們面對掌權者的內(nèi)耗和短視無法施展才華和抱負而空悲切。
“團結才能存續(xù)文明,否則,再偉大的英雄也只能徒呼奈何!边@是方朝暉對《江海風流》主題意旨的開掘。
從業(yè)多年,方朝暉創(chuàng)作頗豐,但他坦言并未在選擇歷史題材時有特別偏好。在他看來,題材最重要的是能夠引發(fā)思考、產(chǎn)生共鳴。
“在日常閱讀中遇到打動我的素材,我會記錄下來,在心中醞釀,直到想出好的辦法呈現(xiàn)才動筆!狈匠瘯熣J為,做編劇不能帶著理念翻材料,而是要從歷史本真中獲得思考,這樣創(chuàng)作出來的劇本才能吸引觀眾。
此外,編劇還應該對歷史有獨特的視角和個性的解讀。“我不喜歡重復別人說過的,我要找到新的意義!彼f。
戲好看,就不會曲高和寡
在接到薌劇《一代相國蔡新》的創(chuàng)作任務后,方朝暉在人物呈現(xiàn)和故事戲劇性上頗下了一番心力。在他看來,蔡新是位極具處世智慧的能臣,在朝50余載從未與最高統(tǒng)治者發(fā)生過矛盾,卻仍能獲得史書極高的評價。
但是在戲曲舞臺上,僅僅展現(xiàn)一位能臣是遠遠不夠的。方朝暉查閱史書時發(fā)現(xiàn),彼時的弊政“議罪銀”被史學家評價為“清朝由盛轉(zhuǎn)衰的關鍵原因”。為了賦予本劇現(xiàn)實意義,方朝暉由此塑造了一位具有大擔當和大智慧的忠義之臣,在國家政策出現(xiàn)偏差時挺身而出、力挽狂瀾。
“面對積弊,既要有鐵腕治污的剛,又要有感人肺腑的柔,只有剛柔相濟才能化解人性的困頓和迷茫、喚醒人性的悲憫和自尊!彼f。
一部戲劇,不僅要有主題支撐,還要有觀賞性。為此,方朝暉設計了很多頗具故事性的情節(jié),如蔡新與自我的心理對決,與和珅的激烈斗爭,與皇帝的情感博弈,等等!斑@樣,戲就好看了,就不會曲高和寡了。”方朝暉說。
在方朝暉看來,一部好的歷史劇,必不可少的是要聚焦當代人所關注的主題。為此,歷史劇編劇首先要汲取足夠的思想養(yǎng)分,這需要大量的史料閱讀積累;其次“筆頭要過關”,這需要博聞強記和增強文學修養(yǎng);再次,編劇自身還要有足夠豐富的生活閱歷,這需要扎根于生活。
“只有做好這幾點,才能抓準時代的脈搏與觸及人心的痛點和堵點,讓作品起到振聾發(fā)聵的作用!狈匠瘯熣f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