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

2022年閩港澳大學生海絲文化研學夏令營在廈門舉辦

2022年閩港澳大學生海絲文化研學夏令營6月26日至29日在廈舉辦。 史忠檬 攝
2022年閩港澳大學生海絲文化研學夏令營6月26日至29日在廈舉辦!∈分颐 攝

  中新網廈門6月30日電 (楊伏山 林曉紅)“閩港澳大學生海絲文化研學夏令營”6月26日至29日在廈門舉辦,在4天行程中,23名在廈門高校就讀的港澳臺籍學生和來自澳門科技大學、香港科技大學、香港教育大學、廈門理工學院的學生,通過海絲文化知識學習、實地參觀考察、非遺民俗體驗和高校學子交流等一系列活動,深切感受到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魅力。

  今年首次舉辦的“閩港澳大學生海絲文化研學夏令營”,由廈門理工學院主辦,是文化和旅游部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點項目。

  主辦方介紹說,活動突出展現和挖掘閩南僑鄉(xiāng)廈門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。內容分四大板塊,即返海絲僑鄉(xiāng)·感悟家國情深;觀海絲文物·體悟慈濟中醫(yī);走進世遺·領略海上花園;習歌仔戲·體驗非遺文化;顒舆組織了“線上+線下”兩場專題講座,分別是《海上絲綢之路與福建》和《薌音未改·海絲情深—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·歌仔戲》。

  夏令營期間,營員們走進集美塔,了解集美作為僑鄉(xiāng)的發(fā)展歷程和以陳嘉庚為代表的無數僑胞為家鄉(xiāng)教育所作的突出貢獻,感悟僑胞愛國愛鄉(xiāng)精神,并通過場景再現、圖文、影像和高科技互動產品等體驗線上海絲文化。

  營員們還走訪“海上花園”鼓浪嶼,探尋閩南建筑與各國建筑的融合,感受多元的生活形態(tài),探訪鼓浪嶼的歷史、人文故事;走進著名華僑建筑滄江古鎮(zhèn)蓮塘別墅,認識閩南傳統(tǒng)民居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,加深對華僑海外艱辛創(chuàng)業(yè)歷史和開放包容的海絲文化的了解;參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礁慈濟宮和閩臺中醫(yī)藥博物館,了解慈濟人間的海峽醫(yī)神保生大帝的感人事跡和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藥知識,參觀滄江研學營地,學習營地規(guī)劃和建設知識。

  “很感謝此次夏令營活動,讓我們對海絲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,在感嘆古人智慧的同時,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!眳⒓哟舜蜗牧顮I的黃生隆同學(臺灣學生)對記者說。

  鄭海嵐同學(澳門學生)表示,通過這次活動了解到了海絲文化的內涵,研學導師熱情的講解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陳雅鑫同學(香港學生)為此次周到、細致的研學旅程點贊,她說研學中經過的每座廟宇、閩南古厝、番仔樓都有傳說與故事,感受很深。

  陸心怡同學表示,通過研學活動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遺民俗里潛藏著的海絲文化底蘊,“海絲文化和閩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當代青年應該將民族精神瑰寶傳承下去”。(完)